哥大被砍4亿美元,特朗普“断供”高校!抄底进藤校的机会终于来了?
近期,作为藤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失去了近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引发留学圈热议。
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一所自由派院校,只能说特朗普这一刀砍得并没有太出乎意料。此次事件对其影响并不意外:其他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太显眼,而哥大作为藤校,足够有名,实力也强。将这一刀砍向它,也能算得上是“杀鸡儆猴”,起到警示作用。
早在几个月前,很多人就已经预测过,特朗普与常春藤盟校之间的角力可能在这四年都不会消停。

从第一刀科研经费削减,到第二刀DEI(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下文简称DEI)调整,从布朗大学财政紧张到耶鲁扩大招生规模,这四年之间的风云变幻决定了很多人的未来走向。在这特殊时期,有人认为此时正是进入顶尖学府的绝佳时机,投资回报更为可观;也有人说由于院校资金短缺,各个大学将会进行扩招,藤校门槛会随之降低。那么这些说法是否属实呢?
别急,小编这就来和大家细细分析一下!
一、美国大学的资金来源
- 捐赠资金及其投资收入
- 附属医院营收
- 政府资金支持
- 学费收入
- 横向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
美国各大高校每年都会公开财务数据,自去年以来,多家媒体例如福布斯等,就在持续关注大学的财务状况,引发了很多大学即将“倒闭”的传闻。
大约在3个月前,布朗大学在校报上披露,学校目前面临4600万美金的财政赤字,虽仅占年度预算的3%,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预计明年将攀升至逾超9000万美金,会对学校运营造成重大冲击。

这时候肯定会有同学想问,美国大学读本科每年的收费都往10万+美元奔了,怎么还会陷入资金困境呢?
我们可以在布朗大学找到答案。
据《先驱报》披露,布朗大学的财政赤字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战略转型。相比起一所传统的文理学院,布朗大学更想把自己定位为一所全球领先的研究机构。这一战略调整使它的学术重心与科研机构相似,但财务结构却仍以本科教育收入为主,没有及时去优化资金运作模式,从而导致了赤字出现。
布朗大学高层指出,对本科的投入没有减少,同时助学金增长及薪资上调是导致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
常春藤盟校成员作为非营利组织,对本科教育的投入基本上都是‘’亏钱“的。

纵观哈佛大学的财政结构,核心收益源于基金投资的回报,过去十年间,这种模式已成为各大藤校的主要经济支柱,贡献了校方总收入的近40%。此外,企业资助在各院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而在商学院,法学院,设计学院等昂贵学院,学费就成了核心收益,横向资金(灰色)占比普遍偏低。

这些高校的捐赠资金池规模都非常大(以下单位为美元):
面对哈佛415亿、耶鲁405亿、斯坦福365亿的巨额资金,年息收益已接近10亿美金。
但在众常春藤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却是个例外。
宾大的捐赠资金仅有109亿,如果仅靠利息的话,绝对是难以维持的。所以他与芝加哥大学的收入主要来源相同,附属医院才是他们的收益核心;宾大附属医院在2023年,就净赚87亿。
另外,高得离谱宾大学费也贡献了总收益的10%。

二、财政危机在即
回到我们前文所说的,哥大上周直接被砍了4亿美元的预算。而被砍的原因,不是为了削减科研费用或者DEI项目违规,仅仅是因为没能有效处理针对犹太学生的骚扰问题。
在过去,美国顶尖学府依赖联邦机构充裕的研究拨款,既促进了世界级科研项目的开展,也维持了院校的整体运作。然而,当前经费的不稳定性迫使这些知名高校缩减开支,实施应急方案。包括斯坦福、MIT、宾夕法尼亚大学及西北大学在内的多所院校纷纷采取暂停招聘、减少支出及重新考量招生策略等措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研预算缩减的影响只限于在实验室和教授中,但其实这其中的影响远超大家的认知。经费削减或将引发本科教育资源短缺、助教职位缩水、实验设施停运,学费攀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所以说财政紧缩可能重塑顶尖院校的竞争态势。
那么此次事件波及哪些院校?对在读学生会有影响吗?这场动荡将持续多长时间?心仪学府能否保持其教育资源与教学水准?
三、哪些名校受到了影响?
1、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校方近期公布了暂停职员招聘的决定。校领导Jonathan Levin与副教务长Jenny Martinez于2月26日发布声明,指出受NSF与NIH经费波动影响,以及未来捐赠基金可能承担更重的税务,校方必须缩减开支以维持应变能力。虽然部分关键职位可能破例开放,但名额将严格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聘限制不涉及教授团队、临时雇员及学生工作者。
2、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校方发布公告,实施为期四个月的岗位招聘暂停措施,以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代理校长Michael Kotlikoff强调,为防范联邦科研经费缩减及捐赠收入波动带来的影响,校方正进行预算优化。各部门被要求压缩支出,具体措施包括精简差旅及活动经费,同时通过机构重组提升运营效能。
3、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大因联邦科研拨款缩减,要求各院系大幅缩减研究生录取规模。以佩雷尔曼医学院为例,其2025年博士招生计划将削减近35%。这个决定引发了强烈的反对,22位系主任集体发声,指出这将危及教育质量、科研进程以及损害校方声誉。
4、麻省理工学院
MIT预估将损失近一亿美元的联邦资金,针对这个情况,MIT决定暂缓非教职员工的招聘,直到另行通知,特殊情况可特批。
5、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实施三项财务应急方案:人事招聘、薪资调整及额外付款将接受严格审查,仅批准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必要开支;非人事经费缩减10%;金额超2.5万美元的项目须经副校长与财务总监双重审批。
校方指出,此举源于教育经费与捐赠款项受限、人力成本攀升及NIH科研拨款可能缩减等现实困境。西北大学高层坦言,此决策虽波及校园整体运作,但这是维系学校长远发展的必要之举。
此外,范德堡与南加州大学研究生招生曾短暂缩减,现已恢复常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科学项目因经费限制,削减了超三成招生指标。
五、会对本科产生什么影响
尽管当前特朗普政府举措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师资引进与研究生项目资金层面,但其引发的财政压力正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例如随着研究生规模缩减、科研经费削减及院校预算紧缩,可能会导致课堂规模变大,课程或专业被砍等风险。
但是小编想说的是,面对财政紧缩与政策变动的双重压力,我们不必过度悲观。作为美国顶尖高校,抗风险能力是他们绝对具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些顶尖大学不是只依赖联邦拨款作为唯一资金来源。他们不仅具备丰厚的校友捐赠资金,还拥有坚实的财务体系,能够为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和资源整合,绝大多数院校能够有效缓解外部环境变化,控制财政变化对教学活动的冲击,确保教育品质维持在较高水准。所以同学们并不用过于担心。
但这些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醒着我们在挑选院校时要全方位考量,不能只着眼于名次与学科设置,更是评估学校的财务健康度、学术资源持续性及潜在的政策变动。应对变局时,保持策略弹性,把握机遇,才能在这些一流高校中收获优质教育。
而随着资金缩减,各大高校也都开始寻求解决办法破局。比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提到的耶鲁大学率先进行了扩招。那么其他美国高校会不会效仿这个操作,以此应对财务压力呢?这个答案,也马上将要在这个申请季揭晓了!
【独家稿件声明】本文为常青藤精英教育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均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引用本文内容。转载或引用必须获得常青藤精英教育授权,并标注来源“常青藤精英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常青藤精英教育(Ivy Elite Inc. )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专注于高端美国留学的咨询公司。我们利用美国本土化的优势和成熟的运营机制,与上百所海外知名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拥有宝贵的推荐录取资源,是受到美国国际招生协会AIRC和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ICEF权威认证的美国留学中介。

官宣!GRE考试改革,9月起考试时长缩短至2小时内!

布朗大学教授做背书,2.9GPA一样冲击顶尖生物专业!

Offer捷报 l Cornell 金融工程 Offer+1!祝贺来自TOP100本科院校的常青藤L学子斩获梦校录取!

大神也有短板?气质女学霸“大补”两段500强内推实习,教你一扫众人挺进哥大超硬核BA商业分析项目!

英国果断出手!临时取消1年硕留学生陪读签证!学签转工签也有变化!

三战GRE仅上315,凭借清晰规划、优质文书被JHU/NYU/USC生物医学项目争相录取!

24fall留美好消息!普林斯顿、哥大、纽大等多所顶尖名校扩招!

干货 | 这代留学生用“血泪史”为后人书写该怎样挑选留学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