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春爽剧(美国高校版):MIT/Caltech/JHU等13所顶级名校联合起诉NIH大砍科研经费!燃起来了!
就在最近,特朗普“整顿”的受害者可谓是一波跟着一波,不管是远在海外人道援助,或是近在国内高校实验室,都无一幸免地遭遇了供应危机。
但是,美国的高校也绝对不是什么好捏的软柿子。
就在前几天,包括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大学、布朗大学、芝加哥大学在内的13所高校,以及多个高校联盟,如U.S.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AU), the 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 (APLU)等,联合提起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集体诉讼,意在抵制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财政削减措施!
同学们肯定也知道,有不少的毕业生都希望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获得教职或在实验室工作等,而这个过程十分满意依赖这笔经济支持。那么这场针锋对麦芒的官司,美国大学这一边有胜算吗?
1、资金“缩水”严重引发不满
(图源:JHU官网)
事件起因于美国政府最近的一项政策变化:
白宫企图将NIH对各研究机构、包括美国一流大学在内的间接费用经费报销率,从原来的27%~28%,一下子下降至15%。
那这个间接费用到底是什么呢?
从学校的层面来讲,是指科研项目中的那些“无形”的运营经费,例如支付实验室租金、设备折旧及行政管理等必要费用。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事件就是,哈佛大学每获得100万美元的资金,就需要抽取其中的69万美元作为间接费用,否则实验室便可能面临随时断电和失去网络的风险。所以这笔“隐形补贴”对顶尖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但是,在100万的经费中,将69万用作运营资金……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太多了了?小编记得可多PhD学生都在喊穷来着?
也正因如此,在一切以“效率”为第一准则的马斯克眼中,这笔庞大的支出,就被视为是“多余”的,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他甚至发推称:“这些大学拥有这数百亿美元的捐赠基金,结果还挪用60%的研究奖金当“管理费用”,这不就是诈骗吗!”
他还预计,政府施行这项政策后,将有可能省下约40亿美元!
但显然DOGE团队的年轻成员只是做了简单的成本核算,没有考虑到实验室的运营、设备的维护以及其他各种开支,比如复印纸、行政人员的工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
虽然我们留子有的时候也会偷偷蛐蛐教授几句,抱怨他们效率低,但如果真的让本就十分忙碌的教授来处理这一切,那不乱了大套了?
说回削减间接成本,通常工资和员工津贴都是没有被计算在内的,但我们拿到手的资金少了,这样的话直接不招聘员工是不是更方便了?
还真别说,今年申请博士学位的难度直冲地狱级,甚至有人收到的拒信中,直接就摊牌了,由于资金减少,无法继续招收学生了。
在XHS上,许多人都表示,从未没见过一次事件,能够同时令这么多生物医学领域大佬们紧张兮兮的。夸张到平均每5分钟就得发布一条帖子抵制一下;就连前哈佛医学院院长杰弗里·弗莱尔都忍不住出山了。
他在个人社交媒体发文强调,减少科研拨款中那笔十分重要的间接费用,“将引发混乱,严重损害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和成就”。他还在推中直接点名马斯克和DOGE,“一个负责任,且理性的政府,是绝对不会作出此决策的。”
目前为止,各大高校普遍认为,这一削减不仅违背了国会多年来对科研经费分配的既定规章,更暴露了对美国科研独立性的明显政治干预。
二、高校联手,谁喊得最起劲?
此次提起诉讼的13所高校,都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了mRNA疫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撑起了美国的新冠数据,加州理工学院的引力波探测刚获得诺贝尔奖……

(完整联名大学名单)
结果这回可好,政府一刀砍下去,各个大学的校长们瞬间就炸毛了,这不是纯损人损己呢嘛!
其中领头的JHU,在去年获得了10亿美元的NIH拨款,居全美首位。新政出台后,校长秒发公开信进行谴责:
“你知不知道多少癌症患者在等待新药物?知不知道有多少实验室要面临关闭的困境?你知道美国二战后成为科研霸主背后靠的是谁吗?“
公开信还提到了一位杰出的重症医学专家,名叫杰克·伊瓦什那(Jack Iwashyna),一位投身于卫生服务研究的优秀重症医学家。他通过一项由NIH资助的项目,正在研究能够帮助病人更快速从肺炎中康复的方法。
如果这项削减拨款的计划真的被实施,那么伊瓦什那甚至连他团队所需的高端计算机系统的费用都掏不出来!而且负责确保数据准确和安保的程序员及员工的薪资也将面临巨大缺口。
“电脑一旦关断电,我们的工作就会进入停滞。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无法用传统的纸或者笔进行替代“,他表示,“我们正在研发应对措施,以促使患者快速复工、减低保险成本,并增进国家生产力。如果我们的研究进入停滞期,那么将导致更多病人病倒。“
更惨的是那些博士后们,一旦资金遭到冻结,薪酬被停、房租欠费、日常采购全部都被影响。全体科研人员都感到不安。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还强调,总统府的此番行动明显是瞄准了那些资金雄厚的知名院校,如哈佛、耶鲁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这些学校本就在各项标准上表现十分突出,但现在却可能将失去多年来都十分依赖的间接补贴,猝不及防就被”一刀切,前景一下也变得模糊。
反对者认为,尽管一些著名高校凭借几百万的自有资金也能维持运作,但这起事件更重要的问题不仅在于资金本身,而是反映了美国当前政治环境对科研自主权与学术自由的重大挑战。
法案一出后,民主党州迅速发动集体诉讼,22个州紧急获得临时禁令,痛斥特朗普“违宪”。
共和党州倒是直接拍手叫好,支持!砍得好!这些被民主党操控的高校,看不顺眼他们很久了!
但美国政府时不时会对科研界“开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算不上是特朗普政府特有的了。
例如,华裔科学家面临的“围剿”现象。“中国计划”就引发了多起冤案,例如堪萨斯大学的陶丰教授被控涉嫌欺诈,打官司打得负债累累倾家荡产,美国学术界的氛围已变得十分紧张。当前经费进一步削减,亚裔学者首当其冲——毕竟NIH的调查,82%的“问题学者”都是亚裔。
对许多留学生而言,美国素来是全球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理想场所,但政策的变动以及政府对科研资金的随意分配,无疑为这一理想蒙上了阴影。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博士项目因经费问题而陷入困境。
三、我们能做什么?
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呢?以下是小编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1、在选学校之前要仔细查看教授的经费情况!确保其NIH/NSF资助稳定。除关注录取通知外,也要密切关注所在学校的科研资金和政策变化,因为科研资源的持续性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研究条件。
2、谨慎挑选“敏感词”相关领域。例如性别研究、种族平等及心理健康等学科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某种冲击。然而,官僚主义手法普遍存在,许多高校虽更换名称,但实质内容未变。因此,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多留意自己学校在此方面的决定。
3、关注下私营巨头。依靠个人资金运作的私营研究机构和企业,或许能成为留学生们新的着眼点。以医药领域为例,诸如Fisher、Merck、Genentech等大型公司。对于对进场搬砖不感兴趣的同学来说,同样都是挣钱,何必把希望都寄托在不稳定的政府资金上呢?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科学原本应当是超越政治的存在,然而特朗普将刀尖刺向实验室,马斯克的推文左右学者去留时,美国科研虽并未迎来黄金时代的终结,但至少在悲鸣。
但我们不要忘记,科学发展并不依赖于个人或某一届政府的支持。MIT、JHU等等这些百年名校,经历过战乱、经济危机,甚至荒谬政治事件,仍屹立不倒。所以这场法律斗争,可能仅是漫长历史进程中的又一笔。
而作为留学生的我们,第一要务就是保护好自己,维护好自身权益,再去论其他。时刻留意政策,保持敏感,才是立足漫长留学之路的不二法门。
【独家稿件声明】本文为常青藤精英教育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均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引用本文内容。转载或引用必须获得常青藤精英教育授权,并标注来源“常青藤精英教育”。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常青藤精英教育(Ivy Elite Inc. )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专注于高端美国留学的咨询公司。我们利用美国本土化的优势和成熟的运营机制,与上百所海外知名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拥有宝贵的推荐录取资源,是受到美国国际招生协会AIRC和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ICEF权威认证的美国留学中介。

官宣!GRE考试改革,9月起考试时长缩短至2小时内!

布朗大学教授做背书,2.9GPA一样冲击顶尖生物专业!

Offer捷报 l Cornell 金融工程 Offer+1!祝贺来自TOP100本科院校的常青藤L学子斩获梦校录取!

大神也有短板?气质女学霸“大补”两段500强内推实习,教你一扫众人挺进哥大超硬核BA商业分析项目!

英国果断出手!临时取消1年硕留学生陪读签证!学签转工签也有变化!

三战GRE仅上315,凭借清晰规划、优质文书被JHU/NYU/USC生物医学项目争相录取!

24fall留美好消息!普林斯顿、哥大、纽大等多所顶尖名校扩招!

干货 | 这代留学生用“血泪史”为后人书写该怎样挑选留学专业
